2020每日一讀全記錄

已經到 2020 的尾聲,今年 #2020每日一讀 的活動將會讀完42-1本書(有一本沒有讀完),如果今年重讀的《1Q84》三本只算一本的話那就是 39 本書,比起去年 55 本少了不少,不過年初時就已經打算要放慢速度看了,所以也還好。

去年電子書約佔 4 成,今年只佔 2 成,原因是今年太常用買書來解消費的癮了。

買紙書才有花錢的感覺,買電子書卻沒有,很神奇哦。

但電子書卻常常在平台折扣時大量買進,所以我積了一堆電子書都沒有看,真糟糕。

我還是打算電子書優先啦,今年應該算是異常現象。

以每日一讀為核心的閱讀生活

因為已經第二年做這個每天撥出時間來讀書的活動,說起來更駕輕就熟的部份是在一天中安排好這件每天必做的事。

例如平常讀書的時間通常都在10點以後,但有時如果晚上如果和朋友約了聚餐,回到家還要洗澡、讀書、寫心得,時間上未免有點窘迫,就會把讀書的時間挪移到早上或中午午休時間。我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安排每天的閱讀。

閱讀的時間也不用長,通常在半小時左右,讀完之後回想一下今天最有感觸的是哪一段,截個圖把心得整理出來,發到推特上,就算完成一天的任務了。

這不是我讀書的全貌,有些因為工作或是自己另外感興趣的書,在這個活動中是看不到的。因此每日一讀的選書,就成了完全興趣導向。偶而會有像主題式閱讀的感覺,例如今年讀了很多馬奎斯,但多半是臨時起意,而不是計劃性的。總是會有意料之外的書插隊進來,此時此刻 right now 就是想讀這一本,沒得商量這樣的情況,我也完全配合這樣的狀態。

另外今年刻意放慢讀書速度,是希望可以讓這件事完全樂趣化,不要衝讀書量、不要勉強自己讀不適合的書。2019 基本上是一本讀完再換下一本,今年因為這個樂趣化的調整,中間有換讀、甚至停讀的情況,也都不意外了。

2021年這個活動發起人將 tag 改成主題式的閱讀,改叫 #2021打開書,打開書讓讀書這件事更無負擔,我還蠻喜歡的。主題式的閱讀雖然有限制,和我只想讀有趣的方向有點出入,不過主題是可以詮釋的,只要找得出幽隱的關聯,在當月找出一本相關主題來讀,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繞出去原來的選書路徑,說不定也會有意外的發現。

我的年度 TOP 5

今年讀書量變少了,所以我想就推 5 本我覺得今年讀來最過癮的書,以下是我的推薦。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

2020年讀的第一本作品是賈德.戴蒙的名作《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當時讀完後就覺得很喜歡他介紹歷史的方式,因此又找了這一本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來讀,果不其然,讀完之後,覺得這是我今年非虛構作品中,最受啟發的一本作品了。

對於很多專門領域的作品,很多人希望建立自己的專業、專家形象,因此會丟出許多深奧理論或術語,常常讓人讀起來就像走入謎霧森林,伸手不見五指,最後只好自歎自己果然才疏學淺,閤上書佩服大師。

這也讓我想到之前有人在討論,某些剛入門的專家檔案照都會故意穿上正裝、擺出自信的姿態,再進階點就放生活照、更強大的可能就只放他們家的貓狗照了,裡面的道理似乎頗有相通之處。賈德.戴蒙差不多就是放貓狗照的等級了。

談國家危機,他先從自己生平的一次危機事件談起,然後延伸到一些心理學的機制,然後在依此建立一套審視國家危機應對的理論。也就是說的,他在推論是由具體到越發抽象的過程,慢慢推導引路,讓人一步一步建立解讀的觀點,用個人的危機解說帶入國家的危機,借用這種手法,尋找更容易理解國家危機的產生和化解。

跳出來說一點,當他說面對危機時要建立「圍籬」,具體找出問題,把它放進圍籬裡面,告訴自己那是生活中出現的特殊問題,但圍籬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切正常,世界不會因此毀滅,這觀念很棒,送人自用兩相宜。

當然個人危機沿伸到國家危機,也有沒有辦法適切對應的地方,他也沒有硬套,在書中也有特別説明。

後面幾個章節就談具體國家的歷史情境,例如芬蘭、智利、印尼、德國、日本、澳洲、美國等,每個國家的危機都不同、應對好壞也都產生不同的後果,有些仍是現在進行式,仍然深深影響著國家的運作。有些國家的危機如果套進來台灣想並不舒服,例如芬蘭對蘇俄一直以保持著敬俄的姿態,換作是台灣就變成是要對中國保持和顏悅色。書裡面的分析並不說這絕對是正確的作法,而是在歷史機緣下,他們選擇了這一條路,而產生了一些有好有壞的結果。

又如日本為什麼可以這麼快從幕末危機中站起?又為什麼在二戰中走向幾乎自我毀滅?除了用他的危機理論去分析之外,也找到世代間的自我評估不同,產生差異性的應對方式,這樣的說法對我來說是新鮮的。

書中每個國家的情境都不同,但我一邊讀也會一邊把台灣的情境一起放進去思考,想想台灣應該怎麼做會更好。作者曾在 2005 年的著作《大崩壞》中,以希望與毀滅之馬的競速來形容世界問題與解決方案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兩匹馬都還在加速,無論結局如何,他認為揭曉時間更加接近了

書中最總結個人危機12項因素應用在國家的收穫與限制,以及作者身為一個歷史學者對於歷史應用上的使命感。這是一本發人深思的書籍,但又因為從個人角度的理論切入,所以讀歷史也可以回過來思考自身的命運,我覺得是在各面向都會有收獲的精彩之作。

《莫斯科紳士》

這本小說原本是在我的視界之外,因為連續看到兩位推友推薦,而且力道相當大,一年只需要讀這本的那種,所以立刻轉身下單,腦波弱。

主角是出身貴族的羅斯托夫伯爵,有極佳的人文素養,曾寫過一首為人傳道的詩而享有文名。在蘇聯革命後落難,勉強因為那首詩而逃過一去,被判在大都會飯店終身軟禁。身處在這樣的逆境中,拯救他心志的不是《基督山恩仇記》般用復仇的意志來支撐,而是《魯賓遜飄流記》那位在荒島求生的英國人,如何在這文明荒野中存活、探索。

那首詩其實有更深的設計和機關,不過這屬於讀這本小說的趣味之一,就且不揭露出來了。

伯爵身上帶著舊時代一切美好的特質,小説一直在示範;也常展示著新時代的粗魯和躁進,例如撕掉酒窖所有酒標,以後就只有均一價的紅酒或白酒,譲伯爵見證時代的逝去。

這位莫斯科的紳士曾經一度尋思輕生,最終在飯店中生存下來了,找到了自己的支撐的動力,結交了新的朋友,學到了新的東西。只有有勇氣揭開一張又一張命運交織的塔羅牌,才能再次看到牌面上旖旎的風景。

小說在歷史嘲諷上也著力很深,放逐富農實現正義,卻導致幾百萬農民餓死。也許某種正義實現了,只是沒想到付帳的人卻還是之前在底層受壓迫的人。也因為這個緣故,看完這本小說讓我接著找八旗出的《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來看,俄國這國家在這本小說呈現的樣貌太耐人尋味了,忍不住讓人想更深入了解它。

小說到後面幾章幾乎是間諜小說的規格了,和《北非諜影》互文也是順勢而已。這𥚃對電影的一個鏡頭進行詮釋,藉此解析酒吧老闆瑞克的性格,也拉回小説中的情節,為角色行為下結論「再微小的舉動,都可以為恢復這世界的秩序盡一分力量。」

《莫斯科紳士》真是一本流暢而精彩的小説,推友說的沒錯,如果你一年只有讀一本小說的額度,這本請拿去用,不會後悔。


《浦澤直樹 畫啊畫呀無止盡》

全書是以訪談的方式進行,一般這種對談,往往題目本身都很乏味,需要靠受訪人的精彩人生去撐起內容。但是這本卻不是這樣的情況,書才看到一半我就去翻版權頁想知道訪談人是誰,原來是漫畫編輯,他對浦澤作品、生涯之熟悉,訪談切入的深度,都激發出浦澤許多精彩的答案。一個成熟的產業果然厲害的不會只有大神吶。

最早開始看浦澤直樹的作品是《怪物》,一開始還覺得這不是和某部好萊塢電影的設定很像嗎?但越到後面越覺得這部漫畫好有深度。而《20 世紀少年》又創造一個熱血又迷人的故事,就覺得真的是大師無誤呀!

在訪談中可以看到早慧的浦澤直樹由於很早就開始看漫畫、畫漫畫,所以口味養得很刁,對於王道漫畫抱持著那就是媚俗的看法,即使要畫類王道漫畫的題材,他也會想盡辦法做出不一樣的東西,雖然也是因此被視為難搞,不過他心中有像大友克洋這樣的優秀創作者,他就不會輕易妥協。

我覺得蒲澤老師很強大的一點是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也非常清楚要往哪裡去,加上對自己的要求也高,所以可以一直挑戰自己,也一直在成長,一直在長期的工作中找到樂趣,就是要做出自己拿得出手的有趣東西。

也許有這樣的人格特質是他出色的原因,有個漫畫家的本我,又有製作人的他者在不斷對話修正,還會有神明般的超我在斜角45度的上方盯著自己(有時是手塚治虫,有時是大友克洋等厲害的前輩),壓榨出自己更精萃的部分。

書中附了許多漫畫作品的精彩畫面,為了保持原汁原味,對白都保留日文,但出版社有另外製作一冊中文對照,非常用心。

看完這本,會對於創作、對於人生都會激發出要更勇氣和積極去迎戰的熱情,這好像是王道漫畫想召喚的東西,但反而是一直想繞過王道漫畫的浦澤直樹的人生,激發了這種熱血。

《數學之前人人平等》

近期因為平常會幫女兒複習數學,所以也逐漸對自己原本不擅長的數學產生了更多的興趣,剛好遇到電子書平台特賣日在湊數量,於是就買了這本電子書。原本以為只是談一些數學觀念,但是沒想到一路讀下來,作者當然有學習數學的「術」,但是他更要除魅的是數學並是需要天賦的科目,一般人只是用了錯誤的方法去學數學。

書中有些針對數學學習迷思的探討,例如有些教學為了讓數學變得易懂好學,而設計許多情境或實例,但照他的經驗,其實直接從抽象思考去學習的效果,理解力並不會比較差。然後群體學習,由淺入深的成就感設計,也都對學習數學幫助很大。

另外為了抑制填鴨式教育的弊端,許多講究創意與啟發式教育,會貶低練習的價值。但作者認為,練習除了能把知識移轉到長期記憶外,推理和探索的籌碼,有時也建立在這些練習中,例如九九乘法表能帶來對數字的推理直覺。

作者也一直提到《刻意練習》這本書,有效的練習是學習必要的部分。

作者是位劇作家也是一位數學家,本書是以數學為主題,所以多半說的是他另一個身份的思考,這裡有一小段他的劇作家工作時筆記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帶著筆記到處偷聽,思考,然後用在作品上。

文學經常在處理類比,從不同的事物中找出潛在的共同結構。作者認為文學或藝術方面的訓練,通常有助於科學家家或數學家進行突破或創新。

仔細想想也對,如果人只需要理性的腦,演化應該早就消滅另一半的腦了,人有左右腦,社會也需要理性感性相輔運作,都是明顯不過的事了。

作者還把學習數學提升到公民責任,對數字有讀解和判讀能力,是公共事務溝通最基本,但作者也知道不是只要數學就好,沒有人文方面的修養,一樣會走歪,只是在就事論事的階段,需要邏輯,但價值選擇有可能是反邏輯,只是它應該也是建立在知道而選擇,而非依感覺來選擇。

這本書背後的精神,和去年讀的《真確》有點像,透過認識一些知識工具,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進而有機會促成世界變得更好。

《愛在瘟疫蔓延時》

以作家來說,今年讀最多作品的作家就是馬奎斯了,一口氣讀了五本,包括 《愛在瘟疫蔓延時》、《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預知死亡紀事》、《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枯枝敗葉》,如果單就這幾本來說,我覺得《愛在瘟疫蔓延時》可以說是馬奎斯的重磅之作,角色的打磨與故事的發展也都相當出色,不過這本書名氣之盛,我覺得想要了解馬奎斯的讀者自然不會錯過,所以我想推薦的是另外一本中篇小說《枯枝敗葉》。

差不多長度的作品《預知死亡紀事》、《沒有人寫信給上校》可能更為人所知,《枯枝敗葉》作為馬奎斯的第一本小說則相對較少人討論(至少在台灣),但作為衍生出《百年孤寂》的作品,透過三個角色的視角,組織出謎團醫生的身世,並折射出上校一家人的故事,我覺得相當有意思。

此外,也許因為篇幅不長,這本小說在文字運用上也常常出現一些精彩的片段,有時都有種錯覺這是在寫小說還是寫詩呢。

「等你長大,就會懂茉莉花是一種會魂魄出竅的花。」例如這種的。

又例如「馬康多還是禮拜三」反覆穿插在敘事中,然後讓時間分裂又靜止,那構成的律動感很美。

一口氣讀了這麼多馬奎斯的作品,其實重寫了我對馬奎斯的印象,以前只讀過《百年孤寂》和《預知死亡紀事》,於是以為魔幻寫實等同於馬奎斯所有的作品,但這些作品看完之後,如果以同樣的技法期待會失望,但如果回到說故事人這樣的視野,你會覺得馬奎斯真的會,當然這由我說出來也沒有多大意義,他的強大不需要我來推薦,但對我自己而言,走過這樣的心理歷程還蠻有收獲的。

閱讀在瘟疫蔓延時

能夠每天規律地讀書,說起來也是因為在這武漢肺炎肆虐的災情中,台灣是受到影響極為輕微的地方,每個國家都在面臨動盪與危機,這是個人手伸得再長也無法左右的大局勢,只能說活在2020的台灣真的很幸運,當然這個幸運不是意外得來的,而是很多人的努力和配合才有這樣的成果。

閱讀在這個時代的是種恩賜,也希望閱讀能帶給每個一人力量,如《數學之前人人平等》強調的那般,也如同浦澤直樹畫無止盡背後熊熊燃燒的生命力。最後就讓我以《莫斯科紳士》那句引言,來結束並總結心得。

「再微小的舉動,都可以為恢復這世界的秩序盡一分力量。」

2020每日一讀清單

  • 《槍炮、病菌與鋼鐵》
  • 《獵魔士-最後的願望》
  • 《獵魔士-命運之劍》
  • 《剩下的人生都是休假》
  • 《田口護的咖啡方程式》
  • 《獵魔士:精靈血》
  • 《深夜咖啡店》
  •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
  • 《讀懂一本書》
  • 《驚異北齋》
  • 《最高學以致用法》
  • 《春畫一一窺江戶人的日常性生活》
  • 《北齋漫畫與狂人畫家的一生》
  • 《村上春樹100曲》
  • 《地球星人》
  • 《愛在瘟疫蔓延時》
  • 《沒有愛的世界》
  • 《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 《預知死亡紀事》
  • 《沒有人寫信給上校》
  • 《村上春樹超短篇小說100%解謎》
  • 《千面英雄》
  • 《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自白》
  • 《一千零一夜故事集》
  • 《敘事本能-為什麼大腦愛編故事》
  • 《枯枝敗葉》
  • 《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
  • 《無名毒》
  • 《數學之前人人平等》
  • 《老人與海》
  • 《莫斯科紳士》
  • 《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
  • 《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
  • 《蝙蝠俠的幫手》
  • 《浦澤直樹 畫啊畫呀無止盡》
  • 《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
  • 《江戶那些事》
  • 《1Q84》-1
  • 《突然降臨的埃及神》
  • 《1Q84》-2
  • 《1Q84》-3

Brecht

40代大叔,每天任務是坐在電腦前和網站搏鬥,沒有機會拖回大白鯨,但幸好也不會在大海出事。喜歡在慢跑時冥想或亂想。喜歡啤酒,不過夏天只有短短一季,但幸好也還有單一麥芽威士忌。喜歡閱讀,但越來越少有大段的時間可以窩在沙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