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一冊,等天使列隊路過
從 2019 年開始, 我在推特上持續進行每日一讀的活動。做的事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每天讀點書而已。
我會將當天讀書的段落快速整理出 140 字以內的心得(一則發文的字數上限),發到推特上。沒想發著發著,也維持三年了,讀了大約 130 本書。書讀多讀少倒是其次,難的可能是每天持續這樣做而不中斷,到了第三年,連我自己都有點佩服起自己了。
當然讀書本來就有樂趣在,挑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花點時間讀上一段時間,原本就是快樂的事情。但即便快樂,每天都做,其實就有一點難度了。
難免有工作忙的時候、難免有聚餐、約會的時候、難免有低潮意興闌珊的時候,也難免會有一個字都讀不下去的時候。
可以一天又一天的發下去,真要說,其實是我自己在意。
我在意對自己的承諾要做的事,我也在意自己可以保持讀書的習慣,我也在意要能從書中抓出一點想法。
在這超過這一千多天裡,有些困難的時候,那些天讀書幾乎是個形式了,但我還是覺得一定要做。
有沒有意義不太清楚,但在不在意我知道。
奈良美智今年聖誕節用中文發了一則推文,當中寫道「...但我認為連續繪畫是一盞燈,照亮我在這裡的存在。而且肯定不僅僅是我被反映在那裡」,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我每天的讀書發文,也有一點這樣的況味。
如果可以讀得更快一點
每天都在讀書,有那麼多書排著隊要被讀,有時也會想著,如果可以讀得更快一點,那該有多好。
阿根廷作家波赫士曾寫過一篇短篇小說「博聞強記的富內斯」,富內斯擁有的是如照相般的記憶力,例如他可以記起 1882 年 4 月 30 日黎明之際朝霞的形狀,並且和他記憶中的畫面作比較,例如只看過一次的某本皮面精裝書紋理,或是內格羅河上船槳激起的漣漪,在他的腦海中,每一個視覺形象都能精準再現。
有這樣的記憶力,讀書像按相機快門一樣一閃而過就可以深植在腦海,想讀掉多少書已經不成問題。
不過這樣的超能力,畢竟我們凡夫俗子不可得,讀書快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前陣子我就買了一本書名就叫《20分鐘讀完一本書》,想要加快我的讀書速度。
實際花超過 20 分鐘讀完那本書,它推廣的是一種奇幻的「不用讀完一本書」套路,透過隨機抓取書中的段落,看看哪些字句引發自己的興趣,透過這些句子形成一些問題,然後回去找到答案。最後透過這些提問、找答案的過程,形成新的想法,然後擬定三個近、中、遠期的行動計劃。
因為讀書的目的是形成行動,所以不用讀完一本書也行,只要能成就一個新的自己,也許真的比讀完一本書更有意義,而且這樣的方式,累積的「讀書」數量會相當的驚人,而且他也鼓勵同性質的書一次集中讀,的確也能帶來更大的效益。不過書中某些手段很難盡信,幸好書中也鼓勵這種態度,不要被作者的意識帶著走,要讓自己的參與去形成對話。
坊間也還有許多速讀方法、課程,拋開那些不知道練不練得起來的神奇閱讀方法,比較快的讀書方式,多半是透過略讀或有目的讀書方法來達成。
現今網路上到處都是碎片化、農場化等真偽精粗難辨的資訊或(偽)知識,相較之下,一本書是系統化整理之後的成果,理論上按照作家或編輯的思路切入,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應該更容易吸收。
不過書既然為書,會有預設想要服務的對象,作為那本書的理想讀者,如果你高於或低於這個理想值,是不是該逐頁而讀就值得推敲。
例如,那本書在書寫時的預設對象可能是對書中議題完全不熟的人,但你可能已經非常精熟該議題,只是想更新部分資訊,因此可以跳過很多入門式的介紹。
另外,有些知識可能很新、很特別,作者需要說服你為什麼是可行的、合理的,用力地展開「相信我」之術。但當我們翻開書時,很多時候就已經是相信它是有用的,所以不需要被說服,更可能的是急著想要知道怎麼做就好。
還有一種情況,反而是有些知識可能非常難理解,對現在的你來說,也許只需要掌握一個大概樣貌,留待日後慢慢跟上,而這時的你不需要在那些費解的地方奮鬥掙扎,輕巧地跳過那些地方,也非常適合。
以上種種,都可以不用從頭到尾逐字讀完,重要的是取出需要的部分。所以讀書之前確定自己為什麼而讀,然後進入文字的森林裡狩獵,專注尋找你要的獵物,不要分心。
用這種方式,讀一本書的時間可以縮短,而且確實有所收獲,不會因為加速快讀,在一個星期後,如同遺忘曲線告訴我們的那樣,浮在意識表面的東西通通被丟進資源回收筒,從此遺忘。
如果可以讀得更慢一點
讀書常常連結另一個目的。
為了考試也好,了解新知也好,提升自己也好,也可能只是要殺殺時間。總之,讀書是為了另一些事情。既然是為了另外一些事情,該怎麼讀書,才能達到效果,講究的就是讀書的效率,它是時間和產出的賽跑關係。
但什麼事都為了目的奔去的時候,我們就會一直處在奔跑的狀態。
我是一個喜愛長跑的人,每個人天生的能力不同,跑速的差異很大。而我是跑得慢的人,常常也會欣羨那些半馬不用二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人。不過一個事實是,不管跑得快或慢,跑步不可能一直持續,你會喘、會累,甚至可能在跑步的過程中因為肢體的控制力變弱,某一個落地的時刻產生角度偏差而導致受傷。但慢慢走,雖然慢,你卻可以一直走下去。這裡當然還是比喻的概念,沒有人會想一直走下去,也許躺下來睡更舒服,但,我們就先留在比喻層次就好。
當我們在工作上奔跑、在關係中努力奔跑、在社群中奔跑,一定會累,精神會在某個落腳時刻受傷,但精神沒有神經不會叫痛,於是我們不知節制地再繼續跑著,為了某個終點而馳去,越傷越深。
調節的方法,應該是需要慢下來,不再為了某個目地不斷地跑著。
也許有些人會透過冥想變慢,也許有些人會去爬山,也許有些人會寫日記,創造一些慢下來的時刻,創造一些只有自己的時刻,有了慢,我們才能休息,我們才能恢復,不管是不是想要走更長遠的路,我們就是需要休息。
但要變慢,比起其他的方式,閱讀幾乎是最簡單又不用學的方式,打開書讀下去就好。但如果拿起書來還是開高速檔,一直被書中設計的「然後呢」不斷吸引往前衝或是貪婪地想要知道更多知識,那你就又跑起來了,你體內的風扇又會因為過熱而大轉特轉。雖然多數人都以為自己不喜歡勞累,但有時就是會被把事情儘快完成的想法制約,不知不覺中就加快速度了。
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意識地變慢。
要說慢讀界的代表,我覺得寫出《全部變成F》的日本作家森博嗣大概是最經典的人物。
許多讀書家或作家,看起書來都特別快,但森博嗣卻不是這樣的人,他有未校正過的遠視,而且一直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問題,所以必須把書拿的很遠才能勉強看到,而且要對焦要花上不少時間久,焦距幾乎只能落在一個字上,其他字都會是糊的看不清楚。所以他只能一個一字讀,因此讀書超級超級慢,直到 53 歲時,因為老花配了適合的眼鏡後,才發現原來正常人看到的視野是這樣,而且讀書終於可以不用一個字接著一個字讀。
即便如此,讀得慢就讀得慢,森博嗣就慢慢讀,不止讀到了工學博士,而且還以小說作家出道,作品至今也超過 300 本了。
雖然森博嗣是因為生理因素被迫慢讀,但他卻也受惠於這種讀速而有不同於主流的看法,他認為速讀不是讀書,那比較像是坐在新幹線上看窗外的風景,景色只是在眼前飛快地流逝,這樣的讀書,沒有意義。他更進一步解釋,速讀即便能掌握到東西,大概就像大意一般的東西,而那就像聽音樂時用快轉的方式聽完,那還是原來的音樂嗎?還能體會到音樂之美嗎?
相反的,當他一字一字慢慢讀的時候,那樣的速度可以讓他邊讀邊思考和體驗,同時融入自己的想法。
有不知道的事物是非常令人開心的。那就跟新雪一樣漂亮。踏入雪中,只留有自己的腳印,這樣很有趣,會因期待而滿懷雀躍,無法平靜。
森博嗣對於求知是抱持這樣的看法,一場新雪和自己身在其中留下腳印,那種和身體之間有深刻的共嗚和感動、雀躍,也許透過慢讀更容易達到。
日本的筆記術專家奧野宣之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認為讀書體驗比書本身更重要,讀書重要的是找到那本能夠成就自己的書。
慢慢地讀,讓書最後深刻地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慢讀,等天使列隊路過
讀快是時尚,讀慢的好處卻少有人講,而我自己也覺得似乎可以放慢速度來讀書,也許可以獲得一些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因此 2022 年除了要繼續原有每天讀一點書之外,我也想要再加上慢讀的活動,我想就為這個行動取名為「慢讀一冊」。
儘可能地放慢讀書,也許一天只讀個一頁、二頁,或是一個舒服的段落,去體會句子產出的氛圍,把這樣的氛圍作為勾子,去想想自己和這些字句的關聯性,儘可能讓思緒放飛,自由聯想也好,和作者對話也好,重點就是慢,讓自己慢下來,透過今天的這一頁,進入一段孤獨的時刻,和自己好好相處一下,讓精神可以坐下來休息,拉拉筋。
如果慢讀時間,如果可以維持個 15 分鐘左右,我想會是個很好的休息片刻,當然如果能夠拉到 30 分鐘,每天都有 30 分鐘的時間讓自己深層修復,聽起來也很療癒。
西方有種說法叫「天使經過」,指的是原本一個喧鬧的場合,突然間大家好像說好一樣,一起停下來一片突兀地安靜。這說法究竟出自法國、德國還是英國眾說紛云,而且究竟是因為天使經過了,大家才一起靜默下來,或是因為大家突然安靜下來這種神奇的默契,可以讓天使降臨,沒有定論。
我以為慢讀時刻,那樣的孤讀和靜謐,應該也能招來天使列隊路過。雖然安靜,但也許有聖光幫忙打燈方便舒適閱讀,以及此圖有聲音那般的的音樂,字裡行間的音樂。
不過在天使來到之前,可能要先煩惱一下究竟要找哪本書來慢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