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打開書全記錄

每日抽點時間刻意讀書的生活已經進入第三年,2021年將過往的行動名稱從 #每日一讀 變成 #打開書,只要打開書就算數,雖然不至於這麼賴皮,不過文字自有言靈,每日一讀的強制性雖然有它的好處在,但打開書的一派輕鬆自然,更是我喜歡的調性。

2021年單一作者讀得最多的就屬萬城目學了,原因是 yc 是萬城目學的書迷,買了不少他的作品,我也就順理成章(?)地補上過去一些沒讀過的,書櫃上也還有一些待讀,想必今年也仍然會繼續讀萬城目君的作品。雖然我們兩人都喜歡萬城目學,不過兩人也都對《巴別九朔》有一頭霧水的不耐感,對比廣告上對於這本書的宣傳力度,也許我們的信仰度還需要再充值一下。

認識 yc 之後,對讀書生活來說,就是我可以從她的手上多看到一些平常不會看的書,而且她自己還參加和朋友組成的實體讀書會,書目的多元性進一步擴大。有時甚至不用自己讀,在讀書的過程中就會邊看邊聊,連打開書不用,獲益甚大。

今年看到一個說法,買書不讀的叫慈善家,望著書架(實體和虛擬)上那些還來不及打開的書,真的是坐實了這個身份。但希望讀書家這個名號有一天可以取代慈善家。

疫情從 2020 年一月起始,至今已經兩年,台灣在 2021 首次進入三級,許多人都在家工作上班,街上的人跡明顯減少,但世間的躁動沒有因此減少。所幸台灣度過了那次的危機,人們的生活又再一次回到日常。我們也經過了重大公投的考驗,就我自己的立場而言,最終的結果讓人鬆了一口氣,台灣還在我期望的方向上前進。

《十日譚》以大瘟疫為背景,描述一群人透過說故事來度過這些不安的日子。身為種種歷史時刻中的一份子,讀書是一種理解的追求,讀書也是一種安心的方式。2022年,我也會再繼續理解,也繼續安心,除了能安自己的,也希望多散發一些訊息給其他人一起安心,那就太好了。

我的年度 TOP 5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川本三郎

2021年讀書時,心中動盪最大的,莫過於《我愛過的那個時代》這本書了。

60年代是日本學運的騷動時代,川本三郎一心想當記者,考了第二年終於入行。一開始只是旁觀著事件的發生,但出於對學生的同情與支持,當然也有想要追出大新聞的記者的本能,川本的涉入越來越深,最後追到了一個襲擊自衛隊員的大獨家。

一開始他認為這是政治事件,堅持保護消息來源。但遭到逮捕後的兇手,為了減輕自己的刑責,誣陷川本三郎也是共犯、教唆者,於是他原本守護記者道德的戰場,瞬間變成自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奮鬥,失敗的話可能成為殺人罪的共犯,他在此敗得一蹋糊塗,滅證罪判刑、失去工作,也把一些原本想保護的人都牽扯進來。

從深信記者的天職而奮戰,卻遭到他想保護的人出賣,多年後他也認知當時他的抵拒也有意氣用氣的成分,但事件發生當下,也沒有那麼容易跳脫開來俯看,而且信仰和現實之間該如何拿捏,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這也是川本三郎的故事這麼動人的原因。

除了描寫這個影響他一輩子的事件之外,書中還有許多那個時代的背景。例如他的活動範圍多在阿佐谷,那邊有間很晚才打烊的喫茶店叫「現代詩」, 外面的騷動不安,一旦走進現代詩,就會被阻絕在外,白色的咖啡蒸氣帶著香氣瀰漫,時間悠閒地流著。

川本三郎的思考力、感受力都非常地深刻,那個他愛過的時代,很能感同身受。

《心流》,Mihaly Csikszentmihalyi

近幾年《心流》算是一個顯學,很多個人成長的書籍,要不是這個概念的重新包裝,就是這個概念的延伸。

心流簡單説就是處在忘我或神入的狀態,在這狀態時通常會有心神流暢的感覺,因此以此為名。這是注意力、目標完成曡合的意識控制狀態,會讓人更具自信和成就感,換言之,那是一種幸福感。《心流》是透過心理學工具專門探討這樣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又該如何去掌握這個狀態的發生。

在追求幸福這件事上,人們往往帶著種種誤解。例如作者調查心流發生,比起休閒時候,工作期間更常出現,但有趣的是,多數的人還是想用休閒來替代工作。工作通常有目標、有回饋,這是心流容易發生的條件。但休閒缺乏架構,不容易引發心流。作者認為這與人們認知工作只是不得不作,是外在給予的負擔。因此僅管心流會發生,卻忽視。

以我所在的行業來說,寫程式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心流,有許多開發者不願轉去向管理職的原因,除了不喜歡和人打交道之外,也是這過程的樂趣太豐盛了,以致於更好的頭銜或收入也不見得想拿來交換。

書中也有提到除非懂得駕馭情思緒,不然專注力總會落在最煩惱的事情上,為了逃離這種情緒陷阱,人們就會找向隨手可得的資訊來填滿心靈,所以SNS 會大行其道一點都不意外,不僅有滿滿的資訊、有快速即時的互動和回饋,讓人覺得有在做些什麼。

《心流》區分了享樂與樂趣。 享樂很直接,美食、性愛、金錢可以買到的慰藉。享樂會獲得這些訊號--生理需求或社會制約期待獲得滿足。它可以在精神熵產生時恢復自我平衡,但它無法進一步創造出新秩序。 而樂趣有向前發展的特性,可以帶來新鮮感和成就感,並和自我的價值與意義產生連動。

這本書就這樣一邊發展也一邊防守,為潛在的攻擊進行辯護,像很多人覺得只有財富才有快樂,他不否認財富能帶來享樂,但生活品質與價值,依賴財富反而間接。

我們可以片段、片段地體驗心流,但如果要讓心流更完整、力量更大,最終的是要尋找出整合性的心流,也就是人生的意義。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書裡提了一個說法,人生的意義就是在尋找和賦與它意義中達成的。就像但丁在神曲開章時提到了自己的迷惘,最終還得走過地獄和天堂才找到意義。

就像索忍尼辛被關在牢裡曾說「鐵絲網根本就不存在...我早已不在那兒了」,心流能帶你去到很遠的地方。

讀《心流》這本書除了可以思考與界定幸福的意義之外,因為太多書會提到這個概念了,掌握這本書的話,讀起其他書時更容易對話。

像萬維鋼《高手學習》這本書中,對於學習的效率,無可避免也連結到了心流的概念。又如河合隼雄《神話與日本人的心》提到科學把人從神話裡放出來,但後神話時代速度太快、太荒原,人們往往還來不及完成些什麼,又有一波新的什麼席捲而來。河合隼雄借了坎伯的說法,指出我們有責任建立適合自己的「個人神話」,否則對自己、他人都可能造成傷害。這和心流中的對個人幸福的追求有相符之處。

《世界史の誕生—蒙古帝國與東西洋史觀的終結》,岡田英弘

世界史在過去通常是分裂的,一邊是西洋史,一邊是東洋史。兩邊有各自的觀念,總有捍格不入之處。

影響西方甚深的希羅多德的《歷史》和《舊約聖經》,造成西方史觀善惡二元對立的基調,而且影響到至今的東西方文明的對峙。《歷史》這部作品原來把希臘神話都改寫成歷史了,而且主要是波斯帝國的故事,希臘只是作為最後打敗他們的角色。

中國正史起源《史記》比起希羅多德的《歷史》也不遑多讓,五帝本紀基本上也是神話。《史記》不止確立正史體例,也發明了正統觀,也可以説發明了中國。有時覺得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理解中國説不定是剛剛好的距離,既不像西方不夠深入而有許多誤解,也不會陷在既有中國史觀而跳不出來。

本書推論夏朝是由東南亞語系的民族由南方溯河而上建立的,而後才被其他周邊的國家所滅。在中國的歷史中,游牧民族是邊陲,但歐亞的歷史,其實一直是游牧民族的興衰更迭而受其影響。也因此,本書將 1206 成吉思汗成為共主時,作為世界史起點。

歐亞大陸游牧民族的遷徙或征戰,屢屢影響歐洲和中國的朝代興替和穩定,這個牽動歐亞局勢的群體,卻往往因為沒有文字留下自己的故事,只能由別人來説,往往變得殘缺不全或是被妖魔比。光是回想過去歷史課本對這些族群的描述,兩邊落差的地方就很值玩味了。

蒙古建立人類史上最大的帝國,在分裂之後許多地方的基礎都受到影響至今。中國的部分,在戸籍與儒學都受蒙古影響,但統治區域僅限中國領土。清帝國反而是真正有統御西藏、新疆、蒙古等地。中華民國成立時,上述等在清帝國其實也是分而治之,律法各不相同,中國以外的公用語也是滿洲語。

歐亞游牧民族及蒙古帝國的出現,是東、西洋史重要但始終被當成外部因素的部分。作者主張以這段缺失的歷史為中心,當作是世界史的起點,可以更合理地解釋今日的世界何以發展成這樣,包括現代國家的形成、資本主義和海洋帝國主宰世界等。

這本書很營養,教會許多我原本不知道的事。

年末讀葛兆光《東京劄記2020》時,書中提到他讀岡田英弘《日本史的誕生》,我的心中興起了一陣驚喜,沒想到在這裡重遇這位作者。岡田英弘在書中大膽將日本前國家時代當成中國史的邊緣,葛兆光覺得放在中國幾乎難以想像。岡田這一步,為的是建立他的世界史觀,這個想法冒犯中國之處也所在多有,在中國不怎麼受歡迎,但葛兆光試著持平視之。

《幸福建築》,艾倫·狄波頓

我對建築幾乎可以說一無所知,會買這本書基本上還是衝著艾倫·狄波頓而來,另外就是「幸福」和「建築」是怎麼結合在一起的。

古典建築從希臘時期發展出的美學,注重平衡、規律、崇高感,求同而不求異,一群建築群放在一起也十分和諧。到哥德式建築則爭奇鬥豔,充滿各種乖張或神秘的氣息。然後又有工程師的建築思維出現,以功能性、實用性為最優先的考量。柯比意舉飛機椅子作為一個理想建築的象徵,非常有趣。

梳理建築史上幾個主要美學思潮,即使最強調實用導向的設計,仍然不免有美感的考量,捧著科學性也解決不了美感的問題,但美感好壞向來都有見仁見智的相對主義傾向,這該如何討論? 於是狄波頓抓住建築其實是在傳遞訊息,外觀上的美是傳遞訊息的方法,如此一來,就不會淪於討論主觀感受。

德國心理學家曾經用簡易的缐條來說明訊息這件事。兩張圖一張圓圈平滑、另一張則是不規則、充滿刺角,用這兩張圖來表達幸福和不幸福的婚姻,很容易就可以分出哪邊代表什麼。狄波頓在這樣的機制上加以延伸,如果這樣簡單的線條都可以帶來訊息,那建築的表達能力必然更為強大。

建築往往帶有宣傳理想性的一面,透過美傳達的可能是公平、正義、民主、神聖、自由、創意、高貴等抽象的品格,只是建築說的話,或提示的意義,能不能被居中活動的人所感知或追求,則是另一個故事。

另外從心理學的面向,建築還有的一個美感機明是缺什麼補什麼的概念。在充滿單調、機械充斥的都市文明中,大自然的美景可能會受歡迎;在匱乏的社會中,象徵財富或生活無虞的表現可能更受青睞。對美的好惡,其實正是自身的折射。

對於美是什麼,多半採取的是相對主義,狄波頓也指出帕拉迪歐嘗試定義美的標準的《建築四書》充滿例外,照書執行的建築也可能是場災難,但他卻也認為落入完全沒有標準的虛無也不是理解美的最好方式,仍然有些原則值得去探索。

接下來幾章狄波頓要逐一宣告構築建築的美感元素究竟有哪些,掌握了這些,談論美才有共同的protocol。

秩序是首先提出的原則。秩序往往會和單調和重複放在一起,但秩序的呈現往往是和失序、雜亂共存,才有辦法彰顯出絕佳的秩序感,也就是說,將雜亂馴服,那種張力與戲劇性,正是最美的。

美的元素是平衡,富麗堂皇與簡約極限之間,並非要非此即彼,可以在兩者間取得平衡。因為我們的心理機制也會尋求平衡,調和對立,可以化解衝突達到平衡,就好像看電影時看到 happy ending 或是旋律從 G和弦回到C一樣,感到滿足而平靜。

二座吊橋,一座用厚實的結構來支撐,另一座用精簡的結果來架構吊橋,後者往往會更讓人體會到什麼叫優雅。可能做一樣的事或付出同樣的力,後者看上去卻更不費勁、游刃有餘的感覺,優雅的美學特質則更容易體現。

一致性的美學元素作者舉了日本的建築為例,把江戶時代的建築視覺元素加到現代建築上只是不倫不類;但即使外觀不像,卻充分表達傳統日本對光影、景色如何借入,人和四季、天氣如何共感,這些才會體現日本人對人、建築和環境的長久思考。

狄波頓在最後的章節鼓勵人對美要有所堅持之外,也要嘗試更多元的欣賞,有時候我們必須透過別人的眼睛,才能知道美是什麼,例如王爾德曾說,在惠斯勒畫出泰晤士河景致之前,倫敦是沒有霧的。夏木漱石也曾訝異於英國人不懂月亮、雪和青苔的美。 這樣能讓美出現的更多樣態,也更貼近人的需求。

大概沒有多少人有機會親自一磚一瓦打造自己的家來代表自己,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用相同的邏輯來營造自我的內在形象,可能是書櫃、可能是大大小小的 Le Creuset 鍋碗瓢盆、可能是一整排的黑膠或是沖洗出的放大照片或複製畫,即使只是一個在 IKEA 三心二意挑選出來的三層櫃,都有相似的效果。

懂得理解、欣賞、感受美的訊息,能為我們帶來幸福(也是心流?),這是《幸福建築》中逐一拆解美學元素要說明的重要想法。

《老派少女購物路缐》,洪愛珠

在網路上讀了一些介紹《老派少女購物路缐》文章,覺得有頗有意思,不過也有些擔心。擔心的是散文這個文體,我最怕遇到文過於實的文字,濫情或是文字過於鋪張華麗都會讓我胃口不適,但基於對題材的興趣(迪化街的介紹),還是覺得冒一下險好了。

書到手之後,發現洪愛珠的文字簡練清瘦,老派感從少女身貫透到文字,風格鮮明,很容易聯想到舒國治(推薦序由他來寫想來也有這樣的緣份)。洪愛珠在舊市場穿梭的身影,讓吃不只是味道,還有歷史,更有人情。隨意寫到祭祀的二三事,就帶出了市場濃濃的人際關係,生意在那裡不只是買賣而已。字裡行間折射出的戀食、戀物、戀人,都值得回味再三。

除了迪化街、永樂市場之外,對於蘆洲的小吃和中山市場的介紹,也會讓人有股衝去逐一吃遍,或是看看書中那些人物的生活情狀。

作者一直在示範如何回味自己的時光,一而再,再而三,那些不想忘不能忘的,終究用文字落下來才會牢靠些。這也是我相當佩服的地方,我的回憶往往缺東缺西,相當飄浮。雖然不難想像寫作不是全靠從腦中召喚出記憶而已,但即便如此,要能在文字中像打開時光膠囊一樣重現過去,還是需要高超的文字技藝。

2021打開書清單

今年特地把去年的讀書推文匯整出來,依時序排列,方便自己一次可以看一整年的讀書的思索。回顧下來,也是很有意思。推文內容如下:

打開書閱讀書目

  1. 《心流》,Mihaly Csikszentmihalyi
  2. 《神話與日本人的心》,河合隼雄
  3. 《第一人稱單數》,村上春樹
  4. 《世界史の誕生—蒙古帝國與東西洋史觀的終結》,岡田英弘
  5. 《金色大人》,恒川光太郎
  6. 《我們不在咖啡舘》,陳宛茜
  7. 《顫動岩:通靈阿初捕物帳》,宮部美幸
  8. 《魯賓遜漂流記》,Daniel Defoe
  9.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卜正民
  10. 《流浪的月》,凪良汐
  11. 《幸福建築》,艾倫·狄波頓
  12. 《密碼的故事》,Mark Frary
  13. 《岩田聰如是說》,ほぼ日刊イトイ新聞
  14. 《熱帶》,森見登美彥
  15. 《風的十二方位》,娥蘇拉.勒瑰恩
  16. 《老派少女購物路缐》,洪愛珠
  17. 《幻想圖書館》,寺山修司
  18. 《歷史的再思考》,Keith Jenkins
  19.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卡爾維諾
  20. 《大仿寫!文豪的1.00種速食炒麵寫作法》,神田桂一、菊池良
  21. 《思考整理學》,外山滋比古
  22. 《換身雙子》,伊坂幸太郎
  23.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川本三郎
  24. 《從邊緣到大師--尼爾蓋曼的超連結創作之路》,Neil Gaiman
  25. 《恆久神喜劇》,萬城目學
  26. 《寫作風格的意識︰好的英語寫作怎麽寫》,Steven Pinker
  27. 《再來一碗》,高木直子
  28. 《萬步計》,萬城目學
  29. 《豐臣公主》,萬城目學
  30. 《高手學習》,萬維鋼
  31. 《地獄變》,芥川龍之介
  32. 《最高學習法》,樺澤紫苑
  33. 《前220年 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宮崎麻子、藤井崇、宮宅潔
  34. 《愛.慾浮世繪》,Timon Screech
  35. 《哈佛寫作課》,The Nieman Founda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36. 《矽谷簡報女王用數據說出好故事》,Nancy Duarte
  37. 《睡不著時可以看的統計學》,永野裕之
  38. 《身體:給擁有者的說明書》,Bill Bryson
  39. 《加密貨幣的政治與經濟》,Gian Volpicelli
  40. 《以太奇襲》,Camila Russo
  41. 《人》,小野寺史宜
  42. 《悟淨出立》,萬城目學
  43. 《療癒身心的書目療法》,寺田真理子
  44. 《東京劄記2020》,葛兆光

Brecht

40代大叔,每天任務是坐在電腦前和網站搏鬥,沒有機會拖回大白鯨,但幸好也不會在大海出事。喜歡在慢跑時冥想或亂想。喜歡啤酒,不過夏天只有短短一季,但幸好也還有單一麥芽威士忌。喜歡閱讀,但越來越少有大段的時間可以窩在沙發上